部门主页 > 正文

我校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卓越教学计划暨高校教师教学赋能提效专题培训会”

作者:时间:2022-05-15点击数:

为引导我校教师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综合能力,学校组织教师于5月14日、15日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卓越教学计划暨高校教师教学赋能提效专题培训会”。为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本次培训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近80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志义教授以《树立先进理念 推进教学改革》 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李教授结合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内容,详细介绍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及课程设计方法。他指出,反向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实施的三个关键。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过程要紧密围绕专业教育、学生学习、课程教学的“三大产出”,也就是要牢牢把握住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

李志义教授还就提高课程教学的“两性一度”以及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展开论述,并结合实例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确定学习成果、制定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的具体方法。他指出,把知识课堂转变为能力课堂,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成果导向教育首先是从需求出发,需求决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决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教学内容。李教授强调,教学的原则是教主于学,即教之主体在于学、教之目的在于学、教之效果在于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即教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能够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学。

沈火明教授以《培根 铸魂 启智 润心——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途径》为题阐述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和教学设计理念,并以西南交通大学推进课程思政行动等案例详细讲解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他指出,课程思政必须和思政课在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上目标一致,要注重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要构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通过第一课堂的“知”与第二课堂的“行”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沈教授强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学改革到深处是课程。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思政”,也不是“课程思政化”或者“去知识化”,切忌“说教”“生切”“嫁接”等简单化处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要依据OBE的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开始进行反向规划,逐层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之中。课程思政本质上属于德育,方法上常常通过“隐性”方式进行,让受教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教育。

刘坚教授做《西南联大精神对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专题讲座。他通过对西南联大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理念,对西南联大精神的时代价值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在国难当头、百业俱废的历史背景下,破衣蔽体、糙米果腹的艰难生活条件下,以茅屋为校舍、破庙为教室的恶劣环境下,西南联大师生热情不减、弦诵不辍,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肩负着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崇高责任感,以“中兴业、需人杰”自激自励,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

他指出,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是忧国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毅坚卓的奋斗精神,忠诚教育、卓尔不群的进取意识,包容和合的人文情怀和唇齿相依、服务地方的责任担当,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西南联大精神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为办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提供大量的启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继续弘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奋斗精神,自觉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要办好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继续弘扬西南联大人忧国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西南联大人为国育才、为国求学的价值追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冯博琴教授以《教改项目的申报与实施——阅改申请书几点感悟》为题,围绕教改项目的选题、申请和实施、教学成果凝炼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他指出,教改项目的选题首先要做好对顶层设计、过程管理、预计结果的谋划,要清楚“做什么”“怎么做”“效果是什么”。同时,教师申报教改项目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做到持之以恒。在申报书填写方面,他提出了15个常见问题并进行详细说明。他还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项目“好本子”的四要素,对如何展现教学成果的亮点进行了深入指导。

另外,本次培训还采取录播课的形式分享了国家级教学名师郑用琏教授的《课堂的磁力来自哪里?浅谈提升课堂磁力的“三要素”》,以及王金发教授的《潜心教学、铸就卓越——站讲台之境技艺》专题讲座。郑用琏教授指出课堂的“动力”源自于“师魂为爱”的教育情怀 ,课堂的“能力”来自于“学高为师”的教学水平 ,课堂的“魅力”展示着“身正为范”的教师人格。王金发教授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将卓越教学“境技艺”总结为教师精神、工匠精神和“道技合一”。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本次培训中,6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结合自身多年深厚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从教师职业素养与专业精神出发,深刻剖析优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引领教师加深专业发展和职业理解,提高教学素养和教学核心能力。

参训教师表示,学校组织的这次培训,为各位老师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提供了条件。这次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通过向几位名师学习,大家对从站稳讲台到成就卓越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4-2019 平顶山学院人事处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未来路 邮政编码:467000

人事处邮箱:pdsurs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