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形成性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学校于9月21日下午在图书馆L207开展“形成性评价在临床类课程中的应用”主题沙龙活动,40余名新进教师、医学院教师、其他院系教师代表参加。

(沙龙现场)
李娜老师从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差异、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医学类课程中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效果和反思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经验和观点。

(李娜老师进行分享)

(教师们认真听讲)
李老师强调,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区别在于,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反馈来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评价”重在“改进、调整”,而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则更加注重对个体反馈和阶段性学习目标的达成,尤其是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

(教师们认真学习)
李老师分享了个人在教学环节中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经验,分析了作业布置、课程积分、主题讨论、分组任务、课外阅读等环节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她通过实践经验发现,形成性教学评价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所教授班级的学困生学习参与度显著提高,期末测试成绩均达到了合格的标准。

(教师们沟通交流)
最后,本次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参与教师纷纷就形成性评价的相关问题与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老师们普遍表示受益匪浅,对形成性评价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意向。